时间:2022/5/2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程少为好大夫在线 http://liangssw.com/bozhu/13789.html
读《孟子》小记系列7《滕文公章句下》第七节原文:公孙丑问曰:“不见诸侯,何义?”孟子曰:“古者不为臣不见。段干木逾垣而辟之,泄柳闭门而不内,是皆已甚。迫,斯可以见矣。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,大夫有赐于士,不得受于其家,则往拜其门。阳货矙孔子之亡也,而馈孔子蒸豚;孔子亦矙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当是时,阳货先,岂得不见?曾子曰:‘胁肩谄笑,病于夏畦。’子路曰:‘未同而言,观其色赧赧然,非由之所知也。’由是观之,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。”译文:公孙丑问:“不见诸侯,有什么典故说法吗?”孟子说:“古时候的惯例,不是诸侯的臣子就不去参见。段干木翻墙逃避魏文侯,泄柳关门不接待鲁穆公,这些都很过分了。迫不得己,也是可以见的。以前阳货想要孔子来见他,又厌恶别人认为他不知礼,当时大夫赠送财物给士人,士人如果不能在家里亲自接受,就应去大夫家拜谢。于是阳货探看到孔子不在家,就去孔子家赠送蒸好的乳猪;孔子于是也探看到阳货不在家时前往拜谢。在那时,如果阳货先去拜访,孔子怎么会不去看他呢?曾子说‘耸着肩膀对别人谄媚地笑,这比夏天在菜地里干活还要痛苦。’子路说:‘跟一个人不志同道合,却还要勉强交谈,脸上露出羞愧之色,我真不知这是怎么回事。’这样看来,君子的品行修养,是可以知道的。”背景资料:1.曾子(前年-前年),姒姓,曾氏,名参(学术界有两种说法,一读shēn,一读cān),字子舆,鲁国南武城(今山东平邑,一说山东嘉祥)人。春秋末年思想家,儒家大家,孔子晚年弟子之一,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,夏禹后代。其父曾点,字皙,七十二贤之一,与子曾参同师孔子。2.段干木(约前-前),名克,封于段,为干木大夫,故称段干木。魏国安邑(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)人。春秋末战国初晋籍魏人,故里今邱县郝段寨(现“段干木故里”碑尚存)。战国初年魏国名士。师子夏,友田子方,为孔子再传弟子。因其三人皆出于儒门,又先后为魏文侯师,故被后人称为“河东三贤”。其数名好友先后为将,唯段干木清高隐居。魏文侯弟魏成子,极力推荐段干木,魏文侯月夜登门拜请段干木。他尊从“不为臣不见诸侯”的古训,越墙逃避。文侯求贤若渴,每过段干木家门,扶轼致敬,以示其诚,终于感动了段干木,得以相见。期间,车夫问其故,文侯曰:“我富于势,干木富于义”。成语“干木富义”即源于此。周安王元年(前),秦国欲伐魏国,出兵至阳狐。有人劝秦王说:“魏君礼贤下士,有段干木辅佐朝政,国人上下团结一致,万万不可轻举妄动”。秦王遂停止对魏国用兵。魏文侯在位50年,首霸中原,开创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,这与段干木雄才大略辅政安邦密不可分。个人解读:“古代圣贤一直遵守着这样一个礼法:若非君臣关系,士人不可求见君主。”段干木是战国初期魏国人,师从孔子的学生子夏,学识与境界极高。恰逢魏文侯广求贤才,其弟魏成子便向魏文侯力荐段干木的道德与才学。魏文侯一时惊为天人,非常渴望能见段干木一面。魏文侯与段干木应该是师兄弟的关系,因为他们俩都是子夏的学生。但是,段干木无心从政,只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,他根本不想见到魏文侯。有一天晚上,魏文侯不请自来,登门拜访。段干木竟然翻墙逃跑,躲出去了。魏文侯不但不生气,反而更加敬重段干木。每次乘车经过段干木家门,魏文侯都要行“轼礼”,就是两手扶着车前横木,低下头来,表示对贤人的尊敬。时间久了,段干木觉得魏侯还挺可交的,便答应与之见面。魏文侯在段干木家中,站着请教问题,久站累了也不敢休息一下。可见段干木这位儒家的传人对待君王的态度,真有“上不臣天子,下不事诸侯”之遗风。与段干木类似的例子还有泄柳“闭门不纳”的故事。春秋时期,鲁国君主鲁缪公仰慕贤人泄枊的才学,主动登门拜访。泄柳到是没有翻墙逃跑,而是大门紧闭,不让人家进来。也是让堂堂鲁国君主非常尴尬。段干木和泄柳的高洁,一直被世人尊崇。但是在孟子看来,这两个人有些过分了。所谓“不为臣不见诸侯”,只是不主动求见诸侯。如果诸侯前来就见贤人,态度恳切,也是应该见的。还有,阳货得到执政的机会,也想有一番作为,于是想请孔子出仕辅佐他。阳货是窃权,而公山不狃的行为则属于起义(当然彼时称为叛乱)。孔子最恨僭越篡权,但是对起义则显得较为宽容。当公山不狃和佛肸邀请孔子共同起义的时候,孔子还真动心过。而对阳货,孔子始终采取不合作的态度。阳货也意识到了孔子的矜持。他想召见孔子,又怕显得没有礼数。直接去拜见,又觉得没面子。于是,阳货玩起了手段,打算迫使孔子主动来见。他先派人在孔子家附近盯稍,看孔子什么时候出门。这一天,时机来了,孔子出门办事去了。阳货赶紧派人给孔子送去一个蒸乳猪。按礼法,大夫赐给士人礼物,如果士人没能当面对使者拜谢,就应该前往大夫家中当面拜谢。孔子以“知礼”闻名,一定会到阳货府上来的。但是,“来而不往非礼也。”孔子“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,”也趁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登门。如此,既遵循了礼数,又避免与阳货相见。可见,礼是为人服务的,人不能被礼捆住。虽然古者“不为臣不见”,但既然阳货先加礼于孔子,孔子也不得不还礼。谁知,阳货似乎预料到孔子会来这一手,便故意迎面走在孔子的来路上,制造了一次偶遇。阳货对孔子说: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”您那点才学别老藏着掖着啦,赶紧施展出来吧。孔子说:“诺,吾将仕矣。”听起来似乎孔子答应了阳货,实际上并没有明说我要在哪里做官,为谁而从政。孟子赞赏孔子的做法,既不保守,也不激进,而是中庸、温和,恰到好处地遵循了古训。曾子说:“耸着肩膀满脸堆笑地讨好别人,比夏天在田地里劳作还要辛苦。”这是比喻那些为当官而攀缘权贵之人,阿谀奉承,强作媚态,其实内心深处极为惭愧。这种违心的行为,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消耗,其劳累的程度,远比炎炎夏日在农田里耕作要大得多。子路说:“志向不同却要与别人交谈,可以看到他因内心羞耻而面红耳赤的样子。我对这样的人实在无法理解。”有的学道之人,为了求官而去拜见君王,虽然道不同,但是他放弃了道义的原则而委身君王的利益,顺着君王的喜好说话。这同样会造成内心的冲突,产生深深的羞耻感。对待卑己求官之人,曾子的态度是怜悯,子路的态度是痛恨。这是因为二者的偏向有所不同。曾子之德在厚道,所以他视小人侧媚之态,其劳过于夏畦。子路之德在刚勇,所以他看屈道求荣之辈,深恶痛绝之。不论是怜是恨,都是不敢苟同。由此观之,曾子和子路的修身要点就很明显了。他们一定谨守礼法,不可能在君王没有表示敬意和诚意之间,便主动求见君王。曾子和子路所坚守的,都是一个“中”字。朱子说:“此章言圣人礼义之中正,过之者伤于迫切而不洪,不及者沦于污贱而可耻。”过之者,就是过于刚硬直接,甚至过于决绝,把路给堵死了。这就是不洪,胸襟不够阔大,显得有些狭隘。不及者,就是过于柔顺迁就,委曲求全,最终失去了尊严,只求得一点私利。这样的人最为可耻。礼义之中正,便是孔子的做法。既不太刚,也不太柔。孟子列举了三种行为方式,是向公孙丑表明自己不见诸侯的道理,只是坚守“中道”。另外,虽然孟子对段干木和泄柳的做法持批评态度,觉得他们“过乎礼义之中正,伤于迫切而不洪”,但是后儒对这两位贤人非常钦佩。庆源辅氏(辅广,字汉卿)说,“与其污贱之可耻,宁失于迫切而不洪,段干、泄柳,犹为狷者也。”由此可见,后儒也不都是完全接纳孟子的观点。个人疑问:孟子在回答弟子公孙丑关于孟子为什么不去主动拜见诸侯时,孟子首先说,这是古已有之的规矩。不是诸侯王的大臣,自然不去拜见诸侯(因为彼此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工作关系)。但是,孟子接着又说:像段干木和泄柳两个人为了不见魏国和鲁国的国君。一个跳墙而逃,一个闭门谢客,都是不合适的,那怎么做才是恰如其分,既不失礼又不栽面,孟子说孔子对阳货相见的处理办法是个值得学习的案例。请问:孟子追求孔子的变通,却又欣赏子路和曾子,并点名引用两者的观点,其实,能够很直白的说出如此观点的人,就与其为人的变通和灵活是相悖的,何况,孔子曾经也批评过子路,说他不谦让,不懂礼。而且,见不见诸侯的礼节,与处理事情的灵活与否,本来就是两码事。那这两句引用不是与孔子的例子前后矛盾吗?谢谢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p/pgzp/409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